#已經變成了甜寵無腦狗血OOC務必慎入
#雙性/生子有,雷者誤入
#後面會竄改歷史變成歷史架空,雷者誤入
14.
公子宇的出生引發了朝臣的一陣議論。
公子宇的生母並不受寵,懷孕了也不曾聽聞多召見這位生母。可是公子宇才一出生,嬴政不僅已取名,名字還饒富深意,不符合平常隨興的取名風格。上下四方曰宇,隱隱有天下之意,當中的心思……細想可就讓眾臣子不敢想下去了。
嬴政又直接指定廷尉李斯做公子的老師,一出生就指定老師的,唯有這位公子宇。何況誰人不知李斯乃嬴政的心腹,心腹做這名公子的老師,可見嬴政多重視這位公子。其他公子均不曾如此,可非嫡非長,也說不通原因。
嬴政最初既已決定不立王后,自然也無嫡長子順理成當地立為太子,太子之位空懸,前幾位公子的出生並不見嬴政的用心。先前嬴政也尚未親政,眾臣也就以為此事之後再議,忽然一位公子的出生得到嬴政的重視,引起了眾臣的注意。
嬴政:誰說的這便是寡人的嫡長子。
公子宇出生的滿月,章台宮舉辦了一場滿月酒宴會,一些高品級的大臣才能參加。雖然大張旗鼓地慶祝有些奇怪,然而此事倒還說得通。只是大臣們面對笑容遮不住的嬴政都感到疑惑,想問又不敢問。
王綰看向李斯,想要問李斯大王為何如此高興,卻見李斯臉上也帶了一股看不懂的微笑。和嬴政時不時的眉來眼去目光交接,嬴政臉上的笑容更大了,可以說是笑的滿面春風。
眾人疑惑的偷偷看向李斯,想要從這位秦王心腹的表情得到一些蛛絲馬跡,又或者如果李斯願意為他們解惑一下就好了。可是李斯像是沒感覺到眾人的視線,臉上帶著淡淡的笑容吃著眼前的餐點,但沒有喝酒。
坐在一旁的王綰好奇地開口了,低聲問李斯:「斯兄,大王為何如此高興?」
「迎歸太后,大王得以盡孝跟前。又得了位公子,弄璋之喜。雙倍喜悅,自然高興。」李斯隨口地說道。
王綰自然明白迎歸太后只不過是為了秦國的名聲,否則也不會有為迎歸太后而被殺的大臣了。王綰知道李斯是在唬弄他。但王綰也知道李斯的個性,不會答的就不會說,因此也沒追問下去,只好將疑惑繼續悶著。
王綰悶得住,其他人悶不住。好奇不敢問,看向廷尉而沒有回應,眾人看向嬴傒,畢竟一直說自己宗室之首,嬴傒開口來問也不奇怪。
嬴傒頂不住眾人的目光,只好硬著頭皮開口:「恭賀大王又得一位公子。只是臣敢問大王,為何如此高興?」
「寡人盡孝於太后跟前,又得一子可享天倫之樂,不是莫大的喜事?」嬴政笑笑地說著,王綰一聽,夫夫君臣倆忽悠的說詞還差不多。
但在場的各位當然也都知道嬴政的媽是個什麼德行,迎歸回來也不過是為了避免遭非議,平日裡好吃好喝養著避不見面,這不,公子的滿月酒太后也沒出席。於是又指望著嬴傒繼續追問。
嬴傒又只好看似好奇地問了:「敢問大王,楚良人為楚國何地人?」雖然不受寵,不過兒子倒是讓嬴政很重視,也不簡單。
「上蔡。」嬴政看了李斯一眼,繼續笑著道,笑容裡還多了一點點的……故意?
李斯咳嗽了幾聲,嬴政故意地問:「廷尉大人怎麼了?對了,寡人已命廷尉教導公子宇,廷尉啊,寡人信你必能將寡人的兒子教養好,不負寡人的期盼。」
李斯抬頭看向嬴政,心理無奈,嬴政就是真的是高興起來什麼也不管硬要當眾秀恩愛的個性,也只好順著嬴政的話,以無可挑剔的臣子語氣恭敬行禮道:「臣謝大王厚愛,臣必定竭盡所能,不負大王期望。」又拿起杯盞:「恭賀大王喜得一位公子,麟趾呈祥。」不過杯盞裡的不是酒,御醫交代最好不可飲酒,因此杯盞裡的是普通的水。
其餘大臣見狀也紛紛舉比杯盞:「恭賀大王喜得公子。」
嬴政一笑,舉起杯盞飲下這杯酒,其他的人也紛紛地飲下,就這樣帶過了。
不過眾人的疑惑半個沒解開,反而增加更多疑問。只能想著大王年輕力壯,立嗣一事也不著急,公子宇也還小呢。
王綰放下酒杯,正要向李斯道一句辛苦,事務繁忙又要教導公子宇。卻見趙高聽了嬴政的囑咐,將嬴政剝好一半的橘子恭敬地捧了過來:「廷尉大人,大王命小的給您。」
李斯自然地接下:「謝大王。」王綰以為是賜某道菜,不想是剝好的半顆橘子,正在好奇想開口問,卻看見嬴政拿起橘子吃,案几上的橘子似乎也只有一半。
王綰隱隱約約好像明白了什麼,不過其他臣子倒是早就看出了些什麼。
15.
李斯沒忘呂不韋的請託,在看到呂不韋送來的玄鳥玉佩時,又被提醒了此事。當時嬴政正想抱起公子宇,寺人來傳:「大王,文信侯送來一玉佩,恭賀大王又得公子,並說這是他送給公子的禮物。」
嬴政不會抱孩子,公子宇被嬴政抱在懷裡沒多久就開始哭臉,眼見就要嚎啕大哭,李斯無奈地說:「大王,還是臣來抱著吧。」把孩子抱了過來。
李由出生以後,李斯也會一起照顧著,李略出生的時候他也曾經抱過。果然公子宇被李斯一抱以後,原本的哭臉漸漸平緩,隨著李斯安撫的搖動又睡著了。
嬴政站在一旁看著,這個畫面頗有老婆孩子熱坑頭溫馨的感覺,拿起寺人遞上的玉佩,笑著說:「看來,仲父也明白寡人對這孩子的期望。」說著說著就把玉佩掛上了公子宇的身上。
李斯隱隱覺得有點不妥,公子宇的出生已經引起注目。何況,公子畢竟不比後宮之事,已經事涉繼位之爭,嬴政沒有王后,沒有嫡長子,這麼偏愛一位公子會引起朝臣議論與猜測。
李斯將孩子放回床榻上,見孩子沒有醒來,轉頭正要開口勸:「大王……」就被嬴政扣住腰堵住了嘴:「先生不必憂心,寡人自有分寸。」一個深入纏綿的吻。
李斯勸的話也就沒勸,嬴政都這麼說了,也沒什麼好勸的,但也不是個說真相的好時機。
16.
李斯記著要告訴嬴政身世之事,找不到一個合適的時機點。迎歸太后、追回尉繚,眼下最重要的是東出函谷。李斯對嬴政攻韓抑或攻趙的決定心裡有數,他雖一力主張攻韓,然趙國在旁,韓國若是趙國派兵襄助,戰事恐怕也將陷入膠著。
因此當嬴政說出:「寡人已決議,當其強奪其銳,先行攻滅趙國。」李斯一點也不意外,心想雖不一定能滅趙,然若可以削弱趙國的實力,也不失為滅韓的最好準備。又想到還在咸陽獄裡的郭開,會是一枚好棋子。
當嬴政說道:「故寡人以為對趙,需強攻更需智取。」時,李斯眼神一動,他知道嬴政大約想怎麼利用郭開了。
嬴政見李斯眼神一動,看著李斯說:「直言。」
李斯踏下台階:「大王莫不是想用—郭開?」若能利用郭開,利用趙偃多疑的性格,而非主動出兵攻趙,確實是更好的選擇。畢竟尉繚和嬴政談兵論道時已談過:「凡兵不攻無過之城,不殺無罪之人。」、「兵者,凶器也。爭者,逆德也。將者,死官也。故不得已而用之。」讓趙偃先行出兵攻打他國,攻趙能師出有名。
嬴政看到自己和李斯心有靈犀想到一處,開心地為其他還沒完全明白過來的人解釋,和李斯一搭一唱地解說,渭陽君不懂那麼多;昌平君基本上按照吩咐做事;隗狀與王綰沒有意見;尉繚細細斟酌,雖然興兵並非最好的作法,然此法可見嬴政有將他的話聽進,也的確不失為一個不錯的方法。
嬴政解說完,詢問大家的意思,主要也就兩人的意見。見尉繚低頭行禮:「大王英明。」又轉頭看向李斯,雖然李斯的意思多半也是贊成,不過他還是想聽聽李斯的誇獎想法,李斯見嬴政像個期待被誇獎的小孩子似的,眼神閃亮亮地看著他,也低頭行禮道:「大王英明。」
聽到李斯的誇獎,嬴政嘴角的笑容更大了:「就如此決定。」走出去的姿勢都特別有風。
TBC
感覺接下來的內容會變成電視劇的糖整理……而且我特別偏愛尉繚哈哈,因為賦裡的尉繚感覺莫名其妙就出現了,台詞也不多,所以我還是讓他有多一點的存在感吧~
留言列表